贝特瑞2022年盈利23.18亿增六成 股价月涨28%稳坐北交所市值一哥
炒股就看,贝特权威,瑞年专业,盈利亿增及时,成股全面,价月交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涨稳坐北 来源:长江商报 “北交所一哥”(835185.BJ)全年业绩预喜。市值 2月7日晚间,贝特贝特瑞发布业绩快报,瑞年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78亿元,盈利亿增同比增长144.76%;实现净利润23.18亿元,成股同比增长60.86%。价月交 贝特瑞表示,涨稳坐北2022年,市值全球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需求强劲,贝特公司充分把握市场机遇,扩大产能,持续开拓正极、负极材料市场,提升市场份额,实现产销量同比大幅增加。 贝特瑞股价近来亦表现不错。1月5日,公司股价报40.68元/股,此后持续增长,截至2月8日收盘报收51.89元/股,股价近一个月时间涨27.56%,以377.8亿元的市值稳坐“北交所一哥”。 全年净利预增60.86% 贝特瑞是新能源行业的明星企业,亦是A股知名上市企业的重要子公司。作为新能源材料的研发与制造商,贝特瑞的主营业务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石墨烯材料三大业务板块。 近年来,贝特瑞业绩基本呈现出增长趋势。2014年,公司净利润首次破亿,达1.26亿元,营收首次破10亿,达12.29亿元。到了2018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已经增长至40.09亿元、4.81亿元。 2019年起,随着新能源浪潮袭来,贝特瑞业绩持续增长。2019—2021年,贝特瑞分别实现营收43.9亿元、44.52亿元、105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66亿元、4.95亿元、14.41亿元。 2月7日晚间,贝特瑞发布业绩快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78亿元,同比增长144.76%;实现净利润23.18亿元,同比增长60.86%。 对此,贝特瑞表示,2022年全球动力及储能电池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公司产品销售量及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同时通过开展精益管理活动,提升了营运效率。 在二级市场上,贝特瑞自开年以来亦受到投资者青睐。1月5日,公司股价最低40.68元/股,此后持续增长,2月8日收盘,其股价报收51.89元/股,近一个月时间涨27.56%,但较2021年11月最高峰131.52元/股,仍下降超六成。 尽管如此,截至2月8日收盘,贝特瑞仍以377.8亿元的市值稳坐“北交所一哥”的交椅,而排名第二的总市值仅为158.14亿元。 持续加码扩产 贝特瑞为何受到投资者青睐?这与其在新能源行业内的地位不无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贝特瑞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石墨烯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完整产业链。 2010年,贝特瑞出货量首次超过日本企业,成为世界第一。自2013年以来,公司的负极材料出货量连续9年位列世界第一。目前公司客户包括松下、三星、SK、LG、、等海内外知名企业。 EVTank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155.6万吨,同比增长71.9%。根据鑫椤数据,贝特瑞2022年负极材料产量约35万吨。 2022年以来,公司持续加码锂电池项目。去年5月5日,贝特瑞与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前驱体产品开发、前驱体产品供应、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及材料产能布局等领域,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合作。 据悉,本次合作中,贝特瑞意向参股投资中伟股份拟在印尼规划建设的红土镍矿开发利用项目,首期拟合作建设年产4万金吨镍产品产线。而中伟股份意向参股投资贝特瑞拟在印尼规划建设的正极材料工厂。 去年9月,贝特瑞公告,拟与共同对贝特瑞(四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并计划通过该公司建设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建设形成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 在扩产的同时,贝特瑞还在不断拓宽产品布局。 据悉,贝特瑞目前正大力布局新一代负极硅基负极,并实现量产及批量供货。目前,公司硅基材料第三代已逐步实现量产,第四代处于开发中,现有硅基负极产能达到5000吨/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BBC未转播开幕式 英国球迷不满:难以容忍的种族主义
- 绝味、煌上煌、紫燕食品三季报净利集体下跌,卤味到增长瓶颈期了吗
- 10月制造业景气面总体稳定,农副食品加工业、建筑业预期走高
- 财政部:支持深圳在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方面探索创新
- 光伏硅料厂商成上半年赢家 垂直一体化发展格局难逆转
- 内地赴澳旅游将恢复电子签注,日均4万旅客指日可待,有利澳门旅游业发展及经济复苏
- 负债超81亿,资不抵债的广汽菲克将申请破产
- 复星国际发布复星高科前三季度业绩 归母净利润17.91亿元
- 人民币中间价报7.1667,下调411点
- 10月医药股牛熊榜:华森制药涨114%!健帆生物跌36%,欧普康视、成大生物、正海生物、普瑞眼科跌超20%(名单)
- 拯救被忽略的角落:一种极危海鸟在中国这20年
- 大摩:维持中国太保增持评级 目标价29港元
- 中欧基金:发挥资本市场优势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国务院办公厅: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 VR当不了互联网的“救世主”
- 【育儿问答】6个月孩子频繁发烧跟贫血有关吗?
- 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将把微软与动视暴雪的交易转为深入调查
- 利润暴增!美国能源企业大赚特赚 其他行业承压
- 拉卡拉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降逾50% 银行短期借款同比增加2165%
- 广东经济“挑大梁”,1500万市场主体如何主动出击?
- 搜索
-